{{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台灣滿NT$1000免運|海外滿NT$3000免運
會員優惠專區由此進
在先前文章中,我們已經談過了貓咪泌尿異常的常見原因,包括尿液酸鹼值失衡所導致的尿結晶與下泌尿道疾病(FLUTD)之間的關係。然而,實務上還有一種讓飼主與獸醫師都相當頭痛的狀況,但在實務上,還有一種特別令人頭痛的狀況,就是什麼都查不到,卻還是一直反覆發作的膀胱炎。
這些貓咪會反覆出現像是排尿疼痛、血尿或持續舔尿道口等症狀,甚至每次上完廁所都發出哀嚎,但當飼主帶牠們就診,並做了尿液檢查卻找不到細菌感染,透過使用X光和超音波也排除了結石、腫瘤的可能,其實這種「沒有病原卻持續發炎」的情形,正是在貓咪中一點也不罕見的自發性膀胱炎(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 FIC),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泌尿道疾病,也是目前貓咪下泌尿道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飼主可能常聽過的「貓下泌尿道疾病(FLUTD)」,其實不是指一種特定病,而是包含多種會造成貓咪排尿異常的狀況,例如尿道結石、細菌感染、腫瘤或器官衰退等。不過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實是找不到明確病因的「自發性膀胱炎」。
貓自發性膀胱炎的典型狀況正是當貓咪明明已經出現泌尿道相關症狀,但不論是尿液培養、X光還是超音波檢查,都沒發現感染或結石。而根據研究,自發性膀胱炎大約佔所有下泌尿道病例的55%至75%,可說是最常見的泌尿道問題之一【1】。這類膀胱炎的成因,其實與壓力導致的神經調控異常、自律神經失衡,以及膀胱黏膜保護層受損有密切關聯【2】。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貓咪明明體檢都正常,但就是三不五時尿不出來,或者血尿反覆發作。這時候,問題可能早已不是「感染」,而是「情緒」在作祟。
既然自發性膀胱炎不是由細菌或結石引起,自然也無法用單一藥物徹底治癒。而根據研究,自發性膀胱炎最主要的誘發因素之一,其實是心理與環境壓力。這類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2至6歲的年輕貓咪身上,尤其是室內生活、活動量不足、體重過重或生活變動頻繁的個體。年輕貓處於精力旺盛、喜愛探索的階段,如果長期處在缺乏刺激、作息不穩或經常變動的環境中(如搬家、有新家庭成員等),就容易累積壓力並引發身體反應。【3】。
近年也越來越多研究支持FIC與壓力誘發的神經性發炎反應有關,當壓力長期存在時,自律神經會異常活化,導致膀胱內釋放出過多的神經傳導物質與發炎因子,使得膀胱壁變得高度敏感、易受刺激,甚至連正常尿液都會引發不適,而公貓因為尿道較細,在發作時更容易出現尿道阻塞等急症。【4】。
正因自發性膀胱炎並非一時的感染或單一傷害,而是一種多因素交錯、極需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理解這一點,才能協助貓咪從根本改善病情,而不是陷入反覆發作與過度用藥的循環
對敏感的貓咪來說,生活中的一點小變化都可能成為牠們的壓力來源。也正因為如此,環境壓力被認為是引發自發性膀胱炎(FIC)的主要因素之一【5】。不過,飼主真的知道什麼情況會讓貓咪覺得「壓力山大」嗎?以下這些你可能覺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對貓咪來說都是巨大的變動:
自發性膀胱炎是最常見的下泌尿道疾病之一,雖然不是感染也沒有結石,但卻能引發頻尿、血尿、排尿疼痛,甚至尿道痙攣等嚴重問題。透過改善生活環境、增加互動陪伴與日常穩定性,都能幫助貓咪減壓,進而有效降低復發風險。
自發性膀胱炎除了與壓力有關,其實還涉及膀胱黏膜受損、自律神經異常與慢性發炎反應,這些變化甚至會讓原本無害的尿液成分變成刺激源,使貓咪反覆出現排尿不適。除了透過改善環境以降低貓咪壓力以外,飼主也可以透過補充有助泌尿道健康的營養成分,來幫助修復膀胱黏膜、降低發炎反應,並穩定尿液環境,進一步預防泌尿道症狀的發生。透過補充天然的植化素,例如蔓越莓中的水溶性蔓越莓前花青素能夠阻止細菌附著於膀胱壁表面,同時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有助於保護泌尿道黏膜與維持弱酸性尿液環境;而存在於黑豆種皮中的脂溶性花青素則具強效抗氧化能力,能減少慢性發炎對黏膜的破壞,有助於提升下泌尿道的長期防護力的益處【6】。
透過環境照護與營養支持的雙重策略,能從根本降低FIC的發作機率,並減少不適與急症風險。這不僅是對貓咪健康的長期投資,也讓飼主更安心地陪伴牠們走過每一天的生活挑戰。
前往認識 【嬌寵醫生極精萃】護泌尿
1. Defauw PA, Van de Maele I, Duchateau L, Polis IE, Saunders JH, Daminet S.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cats with 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 J Feline Med Surg. 2011;13(12):967-975. doi:10.1016/j.jfms.2011.08.001
2. Buffington CA. Idiopathic cystitis in domestic cats--beyond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J Vet Intern Med. 2011;25(4):784-796. doi:10.1111/j.1939-1676.2011.0732.x
3. Buffington CA. External and internal influences on disease risk in cats. J Am Vet Med Assoc. 2002;220(7):994-1002. doi:10.2460/javma.2002.220.994
4. Buffington CA. Idiopathic cystitis in domestic cats--beyond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J Vet Intern Med. 2011;25(4):784-796. doi:10.1111/j.1939-1676.2011.0732.x
5. He C, Fan K, Hao Z, Tang N, Li G, Wang 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Pathophysiology,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Management of 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 An Update Review. Front Vet Sci. 2022;9:900847. Published 2022 Jun 21. doi:10.3389/fvets.2022.900847
6. Howell AB, Reed JD, Krueger CG, Winterbottom R, Cunningham DG, Leahy M. A-type cranberry proanthocyanidins and uropathogenic bacterial anti-adhesion activity.Phytochemistry.2005;66(18):2281-2291.doi:10.1016/j.phytochem.2005.05.022